《基礎會計》本科示范課程自立項以來,項目主持人及成員積極開展示范課程建設,取得了階段性成果,簡要匯報如下。
一、改革方案設計
項目立項后,課程組收集相關院校的《基礎會計》課程建設資料,并仔細分析,去粗取精,做好總體規劃,制定課程建設思路,形成改革方案。
在實施過程中,特別是在聽取姜大源教授“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方法與理論創新”、曹永安教授“高校轉型的核心——課程建設”及齊齊哈爾工程學院任立華等四位教師的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講座后,課程組及時調整方案,以行動導向、工作過程系統化為建設思路,開展相應的《基礎會計》課程設計。
二、積極參加課程培訓,提高課程建設的能力
課程負責人先后參加了在南寧主辦的《精彩課堂源自精致的設計主題教學工作坊研修學習班》,完成24課時;在武漢舉辦的第四期應用型課程建設研修班學習,被評為優秀學員。經過各式培訓,提升了課程負責人課程建設能力。
三、課程改革
1.建立課程公眾微信號(nnxyjckj)
課程公眾微信號主要模塊有課程簡介(課程表、課程信息、主講人),模擬試題測試(測試1~測試8)、會計基礎練習與答案、基礎會計案例、基礎會計PPT等等內容,實現了課程線上線下的師生互動學習,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。
2.項目試點
2017年秋季學期,以2017級會計學專業9班為試點,開展課程改革。以所設計的部分課程情境為主開展授課,內容有:按納稅類型作為載體,東達混凝土公司小規模納稅人賬務處理,安信建筑模板一般納稅人簡易賬務處理,南方食品廠一般納稅人綜合賬務處理,由易到難,內容不同,步驟重復,每一情境都按填制原始憑證、填制記賬憑證、明細賬、匯總科目表、登記總賬、報表等6個步驟完成。
3.項目效果
試點班學生學習完入門級課程情境后,第10-12周進入網中網基礎會計實訓。
(1)試點班的學生手工操作能力和理論水平得到較大的提升;
(2)參加網中網實訓成績提高。參加工作過程系統化學習后的學生,網絡測試的成績平均達到36.17分,比其他沒有課改的班級平均提高15分左右。另外會計學9班的最高分達到60分,為同年級中為最高分,其他同學普遍是在5-20分之間。
四、存在不足
1.子情境設計仍較為簡單,涉及行業不多,缺少商業企業,需進一步完善。
2.授課運用的方法、手段需要更新。
五、下一步工作計劃
1.按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原理和方法,修訂《會計學基礎》教材;
2.將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改革方案推廣應用到其它班級;
3.加大課程組成員學習力度,提高教師教學水平。
(會計與審計學院供稿 伍瑞斌)